close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小紅帽,老狼三進義大利、羅馬,終於有機會造訪聖天使堡。今天也帶小狼走訪納沃納廣場參觀海神噴泉、四河噴泉、摩爾人噴泉,也算是小狼的懷舊之旅。
雖然老狼沒有準備聖天使堡的歷史故事,只能將平日所做的一些有關聖天使堡相關故事在二隻狼造訪聖天使堡時分享給小狼,而聖天使堡所具備的奇怪建築體、內部奇幻空間、博物館都讓小狼很認真欣賞,而不是老狼在認真拍照,小狼在角落裡滑手機看天馬行空電子書。
 
(二隻狼歐洲35日路程圖)
 
二隻狼羅馬漫遊路線圖01(羅馬競技場、圖拉真廣場、聖天使堡、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
二隻狼歐洲35日(23/35)~義大利,羅馬小狼懷舊之旅02(聖天使堡、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2018.02.16
由google map鳥瞰聖彼得大教堂、聖天使堡位置。二隻狼繼續漫遊羅馬市區重要景點:聖天使堡、納沃納廣場、四河噴泉

聖天使橋(Ponte Sant'Angelo)
又名哈德良橋(Pons Aelius)朝聖者經過此橋前往聖伯多祿大殿,因此它也被稱為「聖伯多祿橋」(Pons Sancti Petri)。在6世紀,教宗額我略一世(Sanctus Gregorius PP. I,約540年-604年)將城堡和此橋都以「聖天使」命名,傳說聖天使長米迦勒(Saint Michael the Archangel)在城堡的屋頂顯現,宣布黑死病的結束。在1450年的禧年,由於大量朝聖者的到來,許多人落在河裡淹死,故拆除了橋頭的房屋以及一個羅馬凱旋門,以便拓寬朝聖的通道。
南邊橋頭二尊雕像是最早期這座橋落成後所豎立,左側~聖彼得與金銀二把鑰匙,右側是持劍的聖保羅。
~禧年(拉丁語:Iobeleus,英語:Jubilee),又稱為聖年(英語:Holy year),是基督教中特別年份,世人的罪在這個年份中會得到寬恕。根據舊約聖經《肋未紀》中的規定,猶太人建立了禧年的傳統,後被基督教會沿襲。在天主教中,禧年的到來由教宗宣布。目前天主教會固定每25年舉行一次,教宗也可以自行指定某年份為禧年。
教宗博義八世在1300年宣布了禧年,此後禧年便成為天主教會的傳統之一。禧年雖然以「年」為單位,但其始終時間是依教會年曆訂立,而且不一定如同公曆年份的天數是365日。被宣告為禧年的年頭,教宗會開啟位於羅馬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的聖門,並給予朝聖者全大赦。禧年的舉行間隔歷經改變,從百年一次、50年一次,再轉變到現今25年一次。不過為了全體教會的益處或需要,可另外頒布特定年份為「特殊禧年」,效力與普通禧年相同。

彼得與鑰匙
聽過「天國的鑰匙」笑話嗎?
~沒有?那請麻煩自行google吧,因為老狼是一隻很嚴肅、很正經的好狼。
傳說是耶穌交給聖彼得金銀二把鑰匙,金色鑰匙是開啟天堂大門,銀色鑰匙是開啟地球聖殿,象徵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權力都交給他。而聖彼得正是天主教第一任主教,聖彼得大教堂的地位相當於天堂駐地球代表處,聖彼得相當於首任總代表。

持劍的聖保羅(Saint Paul holding a broken sword and a book, with the pedestal inscription Borgo
聖保羅他是被砍頭的,所以手裡拿著受刑的劍。

聖天使的10尊天使
17世紀教宗克萊門特九世(Pope Clement IX,或譯做克勉,1600-1669)請吉安·羅倫佐·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簡稱貝尼尼,或貝爾尼尼)和其弟子設計建造了10尊持耶穌受難相關物品的天使雕像。這張照片取自網路,一次收錄10組雕像,由天使橋南邊橋頭往北邊的聖天使堡前進,上排是聖天使橋左邊聖彼得帶領5位天使。橋的右側由持劍的保羅帶領5位天使列隊歡迎遊客們造訪聖天使堡。
其中,天使與荊棘冠冕以及天使與「猶太人的王」捲軸二組天使雕像由貝尼尼親手打造,但是克萊門特九世教宗認為它們造價太貴了,不能暴露於室外,所以將二座貝尼尼親手打造的天使雕像移到「樹林聖安德肋聖殿」(Sant'Andrea delle Fratte)存放,在橋上置換上了複製品。

 來往聖天使橋的遊客非常多,根本無法閃開遊客入鏡,最討厭的是兜售紀念品的黑人,他們數量非常多,鏡頭怎麼閃都閃不掉。

天使與皮鞭(In flagella paratus sum)
耶穌曾遭受過很多鞭打,這個天使拿著的皮鞭象徵著當時用來抽打耶穌的鞭子。

天使與皮鞭,照片取自維基網。
 
天使與柱子(Tronus meus in columna
耶穌被釘十字架前曾經被綁在石柱上受盡鞭打折磨。(照片取自維基網)
 
天使與荊棘冠冕(In aerumna mea dum configitur spina)
天使與荊棘冠冕,由貝尼尼製作的真品移入樹林聖安德肋聖殿(Sant'Andrea delle Fratte)存放,這組是複製品。

天使與耶穌的汗巾(Respice faciem Christi tui)
耶穌受難時背著十字架走了很長的一段路,聖維羅尼卡(Saint Veronica)看見可憐的耶穌,便將自己的汗巾幫他擦汗,而耶穌的臉也就神奇般的印在了這塊汗巾上。

天使與釘子(Aspicient ad me quem confixerunt)

天使與釘子(Aspicient ad me quem confixerunt)
天使左手拿著二支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釘子。(照片取自維基網)
天使與紫袍(super vestimentum meum miserunt sortem
天使與紫袍(super vestimentum meum miserunt sortem
天使手裡捧著的是紫袍,袍上有幾顆骰子。
耶穌受難前,羅馬人讓他穿上了紫色的衣袍,紫色在當時象徵著皇族,是用來嘲笑耶穌。羅馬士兵將耶穌釘上十字架之後,開始擲骰子來決定如何分他的衣物。
天使與十字架 (Cuius principatus super humerum eius)
天使與十字架(照片取自維基網)
天使與「INRI,猶太人的王」捲軸(Regnavit a ligno deus)
天使與INRI,由貝尼尼製作的真品移入「樹林聖安德肋聖殿」(Sant'Andrea delle Fratte)存放,這組是複製品。
INRI是拉丁文Iesvs Nazarenvs Rex Ivdaeorvm的縮寫,意思是:耶穌是拿撒勒人,猶太人之王。它同樣也是羅馬人用來諷刺耶穌是個假冒的王。(照片取自維基網)
聖天使堡最後二組雕像,左側是天使與沾醋的海綿,右側是天使與長矛。
天使與沾醋的海綿 (Potaverunt me aceto)
耶穌被盯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痛苦萬分,他說:「我渴了!」一位好心的羅馬士兵用海綿蘸了醋,舉到他嘴邊給他喝,因為當時的羅馬人認為醋能夠緩解痛苦,起麻痹作用。(照片取自維基網)
天使與長矛 (Vulnerasti cor meum)
羅馬帝國士兵朗基努斯(Longinus)耶穌受十字架刑後,為確定耶穌是否已經受刑而死,用一枝長矛戳刺耶穌的側腹位置的。由於長矛沾上了耶穌的血液,被一些基督徒視為聖物,長矛亦以物主朗基努斯之名命名為朗基努斯槍。(照片取自維基網)
由google map鳥瞰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各樓層剖面圖,照片、內容取自 拉齊奧博物館(Polo Museale del Lazio)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
門票:全票14歐元,18歲以下免費,18~25歲半票7歐元。
開放時間:09:00~19:30
聖天使城堡是由羅馬帝國五賢帝其中的哈德良皇帝於123年至139年期間興建,準備當作自己及其家人之陵墓,也被稱為哈德良的鼴鼠(Hadrian's mole,可能是外觀看起來像一隻鼴鼠吧)。
哈德良在公元138年於拜亞去世後,其骨灰被放置在此,連同他的妻子和他的第一個養子盧修斯(在哈德良之前死去,剛好同一年,因此從未成為皇帝)。
139年,安敦尼皇帝將其建造完成,整個陵墓由一個由大理石鑲嵌的正方形基座,和一個裝飾中楣以及角壁柱組成。在此之後,其他皇帝的遺體也被放在這裡,包含皇帝安敦尼·畢尤皇帝、馬可·奧里略皇帝、塞維魯皇帝、卡拉卡拉皇帝(公元217年)的遺體。
進入聖天使堡,依指示由左側開始參觀路線,左邊一排房舍類似監獄的小房間,上面有窗口,窗口下面有送食物的小開口,已經被封住。
聖天使堡一樓平面圖
1.1~博尼法斯的通道 IX(Ambulacro di Bonifacio IX)
通過聖天使堡入口之後,這是在14世紀建造的四邊形城堡內的環形走廊,是為隔離防禦需要。工程由教皇博義九世(Bonifacius PP. IX,1389-1404年)時期進行施工。顯示出了其粗糙的砌體。在1305和1379之間的羅馬人曾多次搶劫過程中挖除了原有的品質良好的大理石覆面。
教宗保祿三世(Paulus PP. III,1534-1549年)的建造的斜坡道(Cordonata)通往城堡的中間樓層的接入點,被稱為教宗克萊門特十世軍械庫。
1.2~懺悔教堂(Cappella dei Condannati)
1.3~射擊的庭院(Cortile delle Fucilazioni),現在被稱為“譴責者的教堂”(Cappella dei Condannat)
1.4~通往墳墓的通道(Dromos e Atrium)
 
聖馬可(San Marco) 堡壘
城堡西北角聖馬可堡壘上的廣場,布置著一組攻城投石機(Catapult),投石機旁是石彈。
投石機有很多款,這組稱作扭力投石機,又稱石弩(發射石彈的弩)、彈射器、弩砲(Catapult、Catapulta、Mangonel、Onager):從弓發展而來,在古希臘、古羅馬時即在使用,以絞繩的扭力來發射彈體。彈射杆平時是直立的,杆的頂端是裝彈丸的「勺子」或皮彈袋,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絞得很緊的水平繩索里。彈射時,先用絞盤將彈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在「勺子」或皮彈袋裡放進彈丸。鬆開絞盤繩索時,彈射杆恢復到垂直位置將彈丸射出。而「Onager」這種投石機發射時很像驢子在踢腿,所以才稱為「Onager(野驢)」。

 城堡西北角聖馬可堡壘與梵諦岡教皇宮殿(Apostolic Palace)之間有一座長達800米的建築~博爾戈通道(Passetto di Borgo),教皇尼古拉三世(Pope Nicholas III,1225-1280)在1277年所建造的一組城牆式通道。
這座博爾戈通道在二次教宗面臨危急時的逃生路線,一次是1494年查理八世攻入城市,亞歷山大六世教宗從Apostolic Palace成功逃脫到聖天使堡躲避。
第二次是發生於1527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語:Carlos I,1500-1558),幾乎屠殺了所有瑞士衛隊,克萊門特七世教宗也是經由博爾戈通道逃離聖彼得大教堂。

2.10~克萊門特十世軍械庫(Armeria di Clemente X)
靠在城堡東北角的聖盧卡堡壘上的建築(小狼後面的建築),帶銘文的大理石牌匾回顧了1675年由教皇克萊門特十世-阿爾蒂耶里(Pope Clement X,1670-1676)進行的建築。

2.4~聖馬可堡壘(Bastione San Marco)
位在東南角的圓形碉堡,裡頭保存了十四世紀之後武裝聖天使堡所留下的防禦性武器。

2.5~博爾戈通道(Passetto di Borgo)
由google map看博爾戈通道(Passetto di Borgo),右前方是聖天使堡。因此有些資料記載聖彼得大教堂與聖天使堡之間有地道連接的訊息是錯誤的,它不是地道,是這座博爾戈通道。亞歷山大六世教宗、克萊門特七世教宗不是從地道裡竄逃,是透過博爾戈通道,走大路的。
丹·布朗小說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中加入了,電影羅伯特·蘭登(湯姆漢克斯飾演)、維多利亞·維特拉調查員就是利用博爾戈通道做為離開聖彼得教堂的捷徑場景。
~必須額外買門票參加解說團方能參觀博爾戈通道:
秘密城堡,老博爾戈,橄欖油,歷史監獄和克萊門特七世的秘密城堡。
導覽時間:同聖天使堡開放時間
10.00英語
11.00意大利語
16.00英語
17.00意大利語
門票:
全票5歐元,半票2.5歐元
聖天使堡第二層平面圖

2.1~保羅三世的斜坡道(Cordonata di Paolo III)
保羅三世的斜坡道在大門附近開始,上升到瑪西婭巡邏道(Marcia ronda),可以在陵墓內進入。
建於1545年,取代了舊樓梯。也是哈德良陵墓的原始入口 - 螺旋坡道的入口以及頂部的出口已經完全封住。堡壘的新通道已經重新改建。

 
2.2~瑪西婭巡邏道(Marcia ronda)
名為「ronda march」的人行道位於哈德良陵墓古代四角形基地外圍的外牆頂部。作為聖天使城堡哨兵的守衛路線,圓形的遊行將四個以四位傳福音者命名的堡壘連接在城堡四周的角落。
從各個角度進入環形交叉路口,特別是爬到保羅三世科爾多納塔博物館入口的右側,或者在走出直徑坡道。沿著人行道順時針方向行駛,將按順序參觀聖馬修(San Matteo )堡壘,聖馬可(San Marco) 堡壘,聖盧卡(San Luca) 堡壘和聖喬凡尼(Bastione San Giovanni)堡壘。
在第二個連接通往梵蒂岡的保護通道,被稱為博爾戈通道(Passetto di Borgo)。

順著參觀路線,在聖天使堡城牆上快繞了一整圈,這裡是聖天使堡東南面城牆上,往西邊遠方看去,是聖彼得大教堂圓頂。

 

2.8~直徑斜坡(Rampa diametrale)
創建教宗亞歷山大六世波吉時代(Alexander PP. VI,1431-1503年)。
通道裡頭有設計吊橋,利用絞車做為吊橋的起放開關。在兩個斜坡之間設計一個陷阱門。
往上看,可以直接看到頂樓,這可能有助於在樓頂隨時可以監控最主要的出入口動態。任何走過這條路的人都會遭到兩把巨大的火砲的伺候。
從聖天使堡入口進入,在城牆剛好繞了一整圈,經由南面城牆進入圓形陵墓,驗票員提示二隻狼參觀路線一直往前,並指著走道中央有老外的位置是往出口處,不要走錯。

聖天使堡,堡中有城,城中有堡,不同世紀所建造的堡壘層層疊疊。

陵墓入口往上的坡道頗長,各種不同世代的建築交錯於此,二隻狼彷彿在蟲洞中穿梭時空,將從22世紀跳轉到哈德良建造陵墓時的2世紀,時光將整整反轉2千年之久。


4.1~天使庭院(Cortile dell'Angelo)
二隻狼經過聖天使堡蟲洞的空間跳躍,抵達西元2世紀,這裡是聖天使堡圓形陵墓的西邊樓頂露台。
露台上豎立的是一尊原始的聖天使長米迦勒雕像,蒙泰盧波‧拉斐爾(Raffaello da Montelupo,1504-1566,米開朗基羅的徒弟),拉斐爾在1536年打造了這尊雕像。
因為已經被罰站了2百年,受損嚴重,於1747年被拆除,並由彼得·安東·範·維斯卡夫特(Peter Anton van Verschaffelt,1752年)用現在的青銅雕刻取而代之。
原始的聖天使長米迦勒雕像(Original Saint Michael Sculpture)
入口對面的側面是由米開朗基羅布納羅蒂設計的教宗利奧十世禮拜堂(Pope Leo X,1513-1521)。另一面,由拉斐爾為保祿三世(Pope Paul III,1534-1549)設計的雙拱形石灰華建築和中央位置,和諧、和諧地關閉了天使堡上端空間。
 

聖天使堡正面瞭望窗,底下是聖天使橋。

聖天使橋

聖馬修堡壘(Bastione San Matteo)
聖馬修堡壘位在聖天使堡西南側,眺望台伯河、西邊的聖彼得大教堂。

這扇大型窗當狼不是設計給教宗欣賞風景用的,這裡曾經發生多起戰爭,厚實的城牆、強力的火砲成功保護二位教皇的性命。
在基督教的早期,教會處於非法狀態,所以一直遭受羅馬帝國的壓制與迫害,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時期給予基督教合法地位。經過羅馬皇帝以及貴族的捐贈讓基督教的財產快速累積,西元6世紀逐漸成形為教皇國(Stato Pontificio,或稱教宗國)。
教皇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產生勢力消長,羅馬帝國強盛時期樂於捐助教皇國,國庫衰弱時教皇國則成為帝國的提款機,甚至不受教皇權力約束甚至二者之間產生直接衝突。
中世紀末期(中世紀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到15世紀東羅馬帝國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結束),14世紀初教廷一度搬遷至法國亞維儂,這時期羅馬教皇將哈德良陵墓擴大改建成防禦性城堡。
15世紀,法國的查理八世(Charles VIII of France)攻入羅馬城,教皇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從博爾戈通道倉皇逃至這裡躲避。
16世紀初期,法蘭索瓦一世 (法語:François I,1494-1547)與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語:Carlos I,義大利語:Carlo V,1519-1556,他也是西班牙皇帝,在西班牙稱為卡洛斯一世)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衝突(義大利戰爭,Guerre d'Italia del XVI secolo,1527)。投靠查理五世的夏爾三世·波旁公爵(Duke of Bourbon,1490-1527,法國軍人,波旁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率領德意志傭兵擊退法國對義大利的進攻,查理五世其後任命夏爾三世為米蘭總督,但沒有為軍隊提供糧餉。因為教皇克萊門七世(Clemens PP. VII,1478-1534)想婉轉教皇國的勢力轉而支持法國來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支配,夏爾三世的部下乾脆劫持夏爾三世前往羅馬教廷搶劫,羅馬城守衛薄弱,很快即被夏爾三世軍隊攻破,教皇克萊門七世走避於聖天使堡內三日,夏爾三世在奪城戰中被瑞士近衛隊射殺死亡,他的財產被查理五世沒收。
瑞士近衛隊(英語:Pontifical Swiss Guard,於1506年由教宗儒略二世(Iulius PP. II,1443-1513)建立,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組織之一)雖然死傷嚴重,但是英勇奮戰、保衛教皇的事蹟被世人、瑞士所歌頌。

聖天使堡西望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下方圓形堡壘就是剛才經過有投石機以及石彈的聖馬可堡壘廣場。

喔,有一隻滿時髦的日本黑貓。
小狼說很容易分辨日本、韓國女生,通常日本女生妝化的比較濃,穿著比較體面。

 
5.3~教宗保祿三世的涼廊(Loggia di Paolo III)
16世紀落成的教宗保羅三世的私人公寓,長廊由壁柱和5座石灰石拱門支撐,在它的上方,有一個浮雕鑲邊,百合花是教皇所屬的法爾內斯家族的象徵。

保祿三世‧法內賽爾教宗雕像(Pope Paul III,Farnese,1468-1549)
他在1527年羅馬大屠殺之後來到羅馬接任教皇的王位。

聖天使堡六樓平面圖

6.2~圖書館大廳(Sala della Biblioteca)
沙龍(salone)位居聖天使堡受保護的位置,曾經是保祿三世的公寓,點綴奢華的裝飾。
在15世紀中葉,以容納財政部和羅馬教皇的秘密檔案(書庫)。
大量灰泥和怪誕圖案組成,在兩個短邊描繪了大天使 邁克爾和哈德良皇帝的描繪。
浮雕輪廓以黑色增強對比、立體感感。
~難怪整理照片時感覺天花板的浮雕黑色部分特別濃郁,一度以為又是華為Mate 10 pro徠卡認證雙鏡頭(一顆2000萬畫素黑白f1.6 ,一顆1600萬畫素f1.6鏡頭)的黑白鏡頭又喧賓奪主。
~salone,沙龍是由一個主人邀請其他客人參加,增加他們彼此交流的機會,或者得以愉悅自身及提升修養的聚會。沙龍最早出現於16世紀的義大利,在17至18世紀的法國中亦極為流行,直到現代仍然存在。

圖書館大廳天花板是活躍於義大利16世紀初期的畫家盧齊奧‧盧子(Luzio Luzi)作品,以灰泥配上彩色加上黑色輪廓提升立體感。盧齊奧‧盧子的畫作取材怪誕有趣,但是網路很難找到他的畫作解說。

這張照片取自維基網,跟老狼拍的發色差不多,因為一度以為手機、相機所拍的顏色怪怪的。

 

 

6.3~阿德里亞諾大廳(Sala dell'Adrianeo)

阿德里亞諾大廳牆上「神聖家庭」畫作
 
懸掛於阿德里亞諾大廳牆上的這幅畫作有意思,描述中世紀一群年輕男女在台伯河邊沐浴、擦澡之後的閒情逸致,那個年代似乎沒有暴露狂、露鳥俠等名詞。女性坦胸露奶、男性大老二屌兒郎噹大概是很平常的事。

6.4~費城廳(Sala dei Festoni)

 

 

 

 

 

6.6~卡利奧斯特羅(Cagliostro)
從圖書館大廳通過一個狹窄樓梯往上走到南面橫向的卡利斯特羅大廳。
這裡曾經是囚禁著名冒險家和煉金術士亞歷山德羅卡利斯特羅(Alessandro Cagliostro,1743-1795)是神秘學家朱塞佩·巴爾薩莫Giuseppe Balsamo的別名)監獄。
卡利奧斯特羅是意大利冒險家和自稱魔術師。他成為與歐洲皇家宮廷相關的迷人人物,在那裡他追求各種神秘藝術,包括精神療法 , 煉金術和詭計。他的名聲在他死後的數十年中一直存在,但隨著他被認為是騙子和冒名頂替者,他宣稱他是「呱呱王子」(Prince of Quacks)。
朱塞佩·巴爾薩莫前半生遊走於歐洲各法院,是一位天才型人物,爭議相當多,因為譴責天主教會被軟禁於此直到癱瘓病死於此。
卡利斯特羅宛如羅馬帝國版《神鬼任務》,遊走於歐洲各國,在法國因為涉及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法國大革命前的法國女王)、紅衣主教德羅漢(LouisRenéÉdouardde Rohan ,1734-1803)鑽石詐騙案,在巴士底監獄監禁9個月後雖然被宣判無罪,仍被路易十六驅逐離開法國。卡利斯特羅在英國晃了一圈之後來到義大利遭受宗教裁判所(Inquisition)盯上,以參與共濟會(英語:Freemasonry)譴責天主教罪刑被判死刑。
庇護六世(Pope Pius VI,1717-1799)改變了判決結果,將他終身監禁於聖天使堡。
卡利斯特羅在他的監禁寓所牆上所繪製的畫作,具有神秘的畫風。

 

 

6.5~財政廳(Sala del Tesoro)
作為財政部總部的職能以及保護珍貴文件和物品的地方而命名,是一個圓形房間。疊加在司法大廳(Sala della Giustizia)上,大鐵箱曾經是做為教皇的黃金儲藏室、寶石。
一些學者將其與哈德良皇帝的真正的墳墓做過鑑別,確定不是哈德良陵墓。
~西元五世紀初,哥特人大舉攻入羅馬城,大肆燒殺擄掠,聖天使堡裡頭歷代羅馬皇帝屍骨、骨灰都被丟入台伯河裡沖入大海了。

斑岩石棺,由建築師卡洛·豐塔納(Carlo Fontana ,1634 –1714,與貝尼尼合作過)在1698重修,現在是聖彼得大教堂的洗禮盆。
房間被兩扇門關上,鑰匙由教皇的秘書長保管,另一門由主教院長擔任。所有的寶藏被放置在財政部,停放在房間的中間,可以通過開啟六個鎖進入,這六個鎖的被委託給不同的人。
1796年6月,二千年前存放的三百萬盾牌剩下的最後一筆被羅馬政府國庫徵收。
在十九世紀,這裡曾經一度做為監獄。

聖天使堡七樓平面圖
7.2 四柱大廳(Sala delle Colonne)
四列大廳,由裝飾的四柱而命名,連同兩個相鄰的臥室(簡稱騎兵標誌的大廳和橫幅攻擊部隊的大廳)中的教宗本篤十四(Benedictus PP. XIV,1675-1758年)以容納新檔案。
1798年在法國占領期間,文件被匆匆轉移到梵蒂岡。1799年,家具被完全摧毀。
7.3~天使的露台(Terrazzo dell'Angelo)
聖天使堡最美麗的景色是天使的露台,可以欣賞360度羅馬市區風光。
大天使米迦勒(邁克爾)的銅像豎立在聖天使城堡頂部,由彼得·安東·馮·維斯卡弗特(Peter Anton von Verschaffelt,1710-1793)於1753年所打造。
 

 

 

 

 

 

 

傳說認為天使長邁克爾曾經出現在哈德良陵墓頂上,用劍將其作為西元590年瘟疫結束的標誌,哈德良陵墓城堡因為豎立了這尊大天使長的雕像,改稱作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雖然距離海邊將近30公里,市區裡有不少海鷗,被遊客餵食習慣,不大怕人。

小狼:「日本女生流行穿著米色大衣、披圍巾、濃妝、戴呢帽,與韓國女生很好辨認。」

5.5~波琳大廳(Sala Paolina)
教宗保祿三世所建接待大廳,宏偉的圖案繪畫,是16世紀意大利羅馬的主要藝術之一。
亞歷山大大帝和聖保羅作為裝飾複合體的主角,選擇通過與他的名字(原名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和他的教皇選擇同名慶祝保羅三世。所描述的情節暗示了他作為統治者的特質。

 
 

 

 
 
 

 

 

 

 

 

 

 
 
 

5.6~珀耳修斯大廳(Sala del Perseo)
這個房間構成了教宗保祿三世的研究喜好。
在天花板下緣木製格子,奇怪的圖案和教皇的紋章符號之間,突出了天使長邁克爾的繪畫和浮雕人物,與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珀耳修斯。
敘述從入口的左邊開始,英仙座故事指的是奧維德的變形記(拉丁語:Metamorphoseon libri)有六個:房間長邊四個,每個短邊一個。他們代表告別波呂英仙座和達那厄母親,仙女座的釋放和英雄載譽歸來,殺死美杜莎。在窗口的面板所描述的兩個場景,阿波羅與達芙妮和阿波羅和怪物。
~奧維德的變形記畫作在四周天花板下緣,老狼都沒拍到。
~普布利烏斯·奧維修斯·納索(Publius Ovidius Naso,筆名奧維德Ovid,西元前43-17年未能確認)

 
 

大廳內有部分博物館收藏的繪畫和家具,聖母與基督祝福,作者佚名。

5.7~愛與靈魂的殿堂(Sala di Amore e Psiche)
教宗保祿三世的臥室。
天花板,鑲板,裝飾與金色背景亮眼人,用浮雕和百合交替與教皇的名牌。天花板中心是法爾內塞王朝徽章徽章(Farnesian Stemma)。
~法爾內塞(Farnesian),一個有影響力的和高尚的王朝的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從1419-1731年統治了帕爾馬公爵領地(Ducato di Parma e Piacenza),王朝中其中最重要的成員莫過於保祿三世當上教宗。

 

 

教宗保祿三世的臥床

 
 

大鍵琴畫

6.1~龐貝走廊(Corridoio pompeiano)
連接5.5波琳大廳(Sala Paolina)和6.2圖書館大廳(Sala della Biblioteca)的通道被稱為龐貝走廊(Pompeian)走廊。

龐貝走廊兩邊牆壁的畫作作者佚名,牆壁都隔上透明玻璃保護,畫風清秀。

這幅龐貝走廊天花板上的畫作雖然也出現在網路上,老狼查不到任何有關說明。

 

 

 

 

4.9克萊門特七世浴室(Bagnetto di Clemente VII)

這間帶浴缸的長方形房間被用作教皇公寓的浴室,裝設仿建羅馬浴場的一些複雜加熱系統。
天花板、牆壁覆蓋著密集的表面奇形怪狀的裝飾,豐富的獅身人面像、海豚和富有想像力的海洋動物。
在天花板的中心是教皇的徽章和圭多·德·梅第奇城主(Castellan Guido de'Medici)的徽章。
~圭多·德·梅第奇,屬於梅第奇家族,有二位教宗是他親戚:
利奧十世(Papa LEO X,1503-1513,原名:朱利亞諾·德拉羅維雷Giuliano della Rovere, O.F.M)
教宗克萊門七世(Papa CLEMENS VII,1523-1534,原名:朱利奧·迪·朱利亞諾·德·美第奇Giulio di Giuliano de' Medici)

4.6~教宗利奧十世禮拜堂(Cappella di Leone X)
教宗利奧十世(Leo PP. X,1475-1521,原名喬凡尼·迪·洛倫佐·德·麥地奇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
利奧十世生於佛羅倫斯共和國,是洛倫佐·德·麥地奇的第二個兒子,早年是佛羅倫斯共和國統治者。
教宗利奧十世禮拜堂已經失去了原有的裝飾和家具,空蕩蕩的。拱頂中間的羅馬教皇徽章和美第奇家族的特色球徽。

禮拜堂中央地板上的鐵窗就是二隻狼進入哈德良陵墓的蟲洞時光隧道,當時往上看亮晃晃的方形窗就是地板這扇窗。小狼趴在地上跟經過蟲洞時光隧道的遊客打招呼。
老狼:「底下黑媽媽的,老外哪能看得到你?」
小狼:「看得到,不狼他們怎麼會跟我揮手!」

 

離開教宗利奧十世教堂,依順著參觀路線往下走,又再次回到蟲洞時光隧道,抬頭往上看,就是教宗利奧十世教堂地板那片玻璃窗。
當年,聖天使堡是做為教宗避難之用,在歷史上真的有二位教宗從梵諦岡經由博爾戈通道安全逃至聖天使堡避難。透過這扇玻璃窗可以很清楚、很神秘的窺伺入侵者的動向狀況。

1.5螺旋坡道(Rampa elicoidale)
這條斜坡是為了陪伴皇帝上一次旅程的葬禮隊伍而設計的,已經2千多年歷史。走道上原有的黑色、白色馬賽克鑲嵌,牆壁粉刷都已嚴重脫落,所以看起來像是地下道,難怪沒有實際參觀過的一般腦百姓會以訛傳訛,聖彼得大教堂與聖天使堡之間有秘密通道提供教宗緊急避難之用。
從六世紀起為防守目的而停止使用,在十九世紀上半葉才被解放並重新對外開放。

 

聖天使堡想像復原模型

聖天使堡出口,右側傾圮的是原本哈德良陵墓內的一些磚瓦建築體。

很精彩、很有趣的設計,雖然沒有中文導覽,老狼當時也沒準備這麼多故事資料,小狼還算滿認真造訪。

2.7~聖喬凡尼堡壘(Bastione San Giovanni)
在聖天使堡樓頂的天使的陽台(Terrazzo dell'Angelo)往下看聖喬凡尼堡壘規模不大,在下面看規模頗大。

聖天使堡管理局規劃的遊客觀光路線出口

 

 

沿著台伯河岸大馬路往東行,河岸邊有許多紀念品攤販,都是中東人經營。
這只面具看起來很衰小,玩玩就好,二隻狼這趟歐洲行已經碰上很多衰小事,當狼馬不會買。

紀念品攤販千篇一律擺售黑白老電影《羅馬假期》明信片。
《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1953年由派拉蒙公司出品,男主角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1916-2003),女主角:奧黛麗·凱瑟琳·赫本-路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1929-1993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老狼還記得小學時代老師在課堂上分享她觀賞這部電影的心得,當狼還記得老師把葛雷哥萊·畢克說成「割來割去割屁股」,歷經50年,當年老師還沒有任何照片分享老狼還同學們,仍然還沒忘記這有趣的故事,今天剛好有明信片也順便分享給小狼,當狼沒有電玩主角們能讓他更加深刻。

義大利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Cassatio)

老狼:「這是義大利最高法院,當年帶你參觀完聖彼得教堂,我們就是在這裡等遊覽車。」
小狼:「都10幾年了,你怎麼還能記得?」
老狼:「當時因為覺得這棟建築物非常精美,剛好大家都閒著,就順便問導遊,她說的,會印象深刻,也是因為導遊長的很漂亮,這樣回答滿意嗎?」

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納沃納廣場建在公元1世紀建造的多米提安(Domitian,又名圖密善,西元51-96)比賽場的場地上,採一樣大小的空間、形狀,南北向。南北兩端半圓形是多米提安比賽場是專供戰車(當狼馬是戰馬拉的,在古羅馬電影場景可以看到)競技比賽用,半圓形是讓戰車迴轉用。

海神噴泉(Fontana del Nettuno - Roma)
海神噴泉,又稱海王星噴泉。
位在納沃納廣場北端的海神噴泉是由賈科莫·德拉·波塔(Giacomo Della Porta,1532-1602)所設計,當時與南端的摩爾人噴泉都是沒有雕像,是1870年義大利統一之後,在1878年加上海神與章魚的大混戰雕像。
賈科莫·德拉·波塔是米開朗基羅重要的建築執行者,二隻狼將會造訪賈科莫·德拉·波塔的另外一項知名作品~萬神殿噴泉。

章魚被海神打敗之後在海神噴泉吐了又吐!

很冷門的街頭藝人表演!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Fium)、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

四河噴泉的教宗徽章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Fium)
現在台灣流行「顏色對了就對了」,在十七世紀羅馬政府招標興建四河噴泉也發生「顏色對了就對了」事件。
據說,當年興建四河噴泉是弗朗切斯科波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67)贏得遴選會第一名,然而教宗英諾森十世(Innocent X,1574-1655)的妹妹~奧利皮亞·梅爾奇尼(Olimpia Maidalchini,1591-1657)硬是將整個案子交給弗朗切斯科波羅米尼的競爭死對頭~喬萬尼·羅倫佐·貝爾尼尼(通常直接稱為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年)。

建造噴泉的費用非常高,為了資助貝尼尼,教宗英諾森十世對麵包徵稅,同時減少了麵包的標準重量。羅馬人也對於教宗英諾森十世的妹妹~奧利皮亞·梅爾奇尼是非常厭惡與反感。

貝尼尼突破既往設計師的思維,以有限空間往上堆疊手法,中央還必須承受方尖碑的重量,羅馬的市民還一度懷疑底座承受不住方尖碑的重量造成倒塌。
四河猛男的位置高低、坐姿、表情各異,以里約熱內盧拉普拉塔河猛男的表情最為生動有趣,羅馬市民擔憂噴泉底座承受不住方尖碑而突然倒塌,貝尼尼卻將他的死敵~弗朗切斯科波羅米尼所設計的「聖依搦斯蒙難堂」隨時會倒塌的驚惶狀。

所謂四河,在貝尼尼將文藝復興時代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大河: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恆河,歐洲的多瑙河,和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化身為四位肌肉猛男,在噴泉中高懸教宗徽章,貝尼尼充分彰顯教宗在地表上的領導地位。

四河噴泉裡頭還有剛才看到的一匹馬,這是一隻海豚,之外還有鱷魚、海蛇、龍與蛇等動物。
這隻海豚擔任噴泉水位溢流的任務。

 

 

 

這位是恆河猛男

聖依搦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

建於十七世紀,由弗朗切斯科波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1667)與卡羅·拉伊納爾迪(Carlo Rainaldi)設計建造,座落於羅馬的艾格尼絲(Agnes of Rome,聖艾格尼絲,291-304)蒙難的圖密善比賽場(現今納沃納廣場)。
艾格尼絲是在七位婦女跟隨聖母馬利亞的其中一位,在天主教的常典彌撒中被記念。傳說艾格尼絲貌美,約13歲時自稱除了耶穌以外別無所愛,矢志不嫁。求婚者不得逞而揭發她信基督教,羅馬士兵把她投入娼門作為懲罰。嫖客懾於她的正氣不敢侵犯她,有一阿呆企圖侵犯她立即雙目失明。羅馬皇帝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244-312年)迫害基督徒時期,西元304年,艾格尼絲以身殉教。
~聖依搦斯,沒看過、不會唸「搦」字吧?~「搦」與「諾」同音。

 二隻狼沒有進入聖依搦斯蒙難堂參觀,這三張照片取自flickr

 既生瑜何生亮,弗朗切斯科波羅米尼與貝尼尼二位天才設計、建築師彼此競爭一輩子,雖然貝尼尼有比較多的政治資源支持著他,貝尼尼確實有二把刷子,留下許多精彩作品,二隻狼即將造訪的聖彼得大教堂,主祭壇上方的銅質華蓋(建於1624-1633年)就是貝尼尼知名作品。

 

摩爾人噴泉(Fontana del Moro)
摩爾人噴泉位於義大利羅馬納沃納廣場的南端。它描繪一個摩爾人或非洲人(也許原來是尼普頓Neptūnus,是一名羅馬的水神,以對應於希臘神話的波塞頓),站在海螺殼中, 與一隻海豚摔跤,周圍是四個特里同。它被放置在一個玫瑰色大理石噴泉池中。

特里同(英語:Triton))是希臘神話中海之信使,海王波塞頓和海后安菲特里忒的兒子。他一般被表現為一個人魚的形象,上半身是人型但帶著一條魚的尾巴。

噴泉原先由賈科莫·德拉·波爾塔設計於1575年,有海豚和四個特里同。1653年,由濟安·貝尼尼增加了摩爾人雕像。1874年,原雕像被移到博爾蓋塞別墅,代之以複製品陳列在廣場上。

 

摩爾人(西班牙語:Moro,英語:Moors)是指中世紀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和葡萄牙)、西西里島、馬爾他、馬格里布和西非的穆斯林居民。歷史上,摩爾人主要指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斯蘭征服者。

 

傍晚五點多,小狼又巴肚夭了,二隻狼經過這家披薩店二次,感覺生意不錯,小狼決定吃披薩當晚餐。

 

這家披薩店口味普通,沒有米蘭教堂對面那加披薩店美味。

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紀念堂(Altare della Patria)

回飯店途中再次經過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紀念堂

上:Fuji X-T20類單眼
下:華為Mate 10 pro手機

 

上:Fuji X-T20類單眼
下:華為Mate 10 pro手機

 
 
 

上:Fuji X-T20類單眼
下:華為Mate 10 pro手機

 
 

圖拉真廣場(Foro di Traiano)夜景

 

 

圖拉真(Trajan,53-117)雕像

奧古斯都廣場(Forum of Augustus)廢墟夜景

 

 

 

 

涅爾瓦廣場(Forum of Nerva),倖存的柯林斯式柱子。

 

愛嘿嘿嘿的老狼今天操累了,所以華為Mate 10 pro的AI自動場景辨識系統根本是在胡扯,發色嚴重怪異,已經後製過了,真的很難調整華為手機的發色異常現象xd

羅馬競技場夜景

 

 

埃斯奎利諾的聖阿方索教堂(Church of St. Alphonsus Liguori-Rome)

二隻狼沒進入埃斯奎利諾的聖阿方索教堂參訪,照片取自維基網。

聖瑪麗亞馬焦雷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聖母大殿)夜景

等二隻狼過二天造訪聖母大殿再放內部照片

經過家樂福便利購(Carrefour Express),今天又該補酒了。

這瓶2015年份義大利Romagna Sangiovese Superiore紅酒才4.49歐元(台幣170元有找)。

小狼今晚買酒開始醉囉,穿越羅馬特米尼車站回飯店怎麼會鑽進百貨公司?
小狼:「google map指示這裡有捷徑,怎麼找不到車站出口?」

小狼羅馬第二天的晚餐又是選擇麥當勞。

二隻狼在羅馬的落腳點,是小狼選的老飯店,就在特米尼火車站前面,房間窗戶打開直接面對特米尼車站。

台幣170元有找的義大利Romagna Sangiovese Superiore紅酒(4.49歐元)

14%酒精度,已經接近老狼選擇紅酒的極限(14.5%),紅酒不是酒精度越高越好。老狼酒量奇差,紅酒的酒精度太高容易醉,而且太強的酒精濃度會將紅酒的香氣壓抑住。

酒商朋友喜歡進塑膠材質紅酒瓶塞,老狼在歐洲還沒買過塑膠還是仿軟木塞瓶塞的紅酒。軟木塞成本比塑料、仿軟木塞瓶塞成本高一些。保存軟木塞紅酒必須斜放,讓軟木塞接觸到酒體才不會讓軟木塞脆化。
台幣不用170元的這瓶義大利紅酒,超值。可惜忘了剛才經過的家樂福便利店在哪裡。
arrow
arrow

    鹿營小子趴趴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