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週日黃昏,就是Eric媽咪『哭夭』的時刻,
『哭夭』?
不是台語喊肚子餓翻譯成國字的寫法嗎?
『巴肚夭』,不會下廚搞些飯菜來吃喔?
因為假日都趴趴走,媽咪當專任司機其實也很辛苦的,
所以收假前的晚餐固定是外食比較多。
這一天,媽咪又吵著想上陽明山吃土雞、地瓜湯、泡湯,
ㄎ,玩2天還不累喔!
媽咪還不閒開車累,我可是窩在后座累癱了!
找個進一點的地方,又可以吃土雞又可以吃地瓜的地方,那就是位在新烏路上的『甕仔雞』!
車子停妥,當開啟車門的一剎那,您就聞到相思木燒烤的陣陣飄香,
原木打造的餐廳矗立在新烏路上也別樹一格。
回想5年前初次前來餐廳用餐,就是衝著他的『門庭若市』,特地找機會來此朝聖。受到不景氣影響,生意也跌落好幾成,好歹這幾年我也『注資』這家餐廳不少,給老闆打打氣吧:
「頭家,麥唉啦,多送我幾顆烤地瓜,阮就會常來啊!」
您別怕這裡的老闆長的有點江湖樣,其實本人很和善、很阿殺力!
有需求、要打槍直接說,別客氣!
ㄟ,ㄟ,ㄟ,Eric,你想對我老婆幹什麼?
沒禮貌!
趕快吃東西啦!
別看這隻甕仔雞乖乖坐在這裡,處理牠可要費一番功夫,
先戴上店家準備的棉紗手套,再套上手扒雞塑膠手套,
趁熱趕緊把牠『支解』掉!
很燙是吧?
當然要趁熱進行『支解』動作,
您要是等牠冷了再『支解』,風味就差多囉!
所以,為了幸福美味,您要學習忍耐!忍耐!
靠,真的很燙ㄟ!
(我還得邊扯雞腿邊擦手拍照呢!)
旁邊的一碗烏罵罵的油,是這隻土雞在鐵甕中烤出來的『雞精』,
將撕裂後的雞肉淋上幾滴檸檬汁,再沾一些雞精,增加不少滑潤口感跟香味,讚喔!
或者您也可以沾胡椒鹽吃!
喜歡清淡一點口味的,就不用沾這些雜七雜八的沾料,直接品嚐土雞被烘烤的香味。
我們家通通不吃雞鴨鵝類的皮,我知道這隻烘炸雞的皮很香很好吃,還是被我通通褪去,收集在盤子邊!
烤地瓜也是要趁熱吃,地瓜用烤的最好吃!綿密香甜,不論大人小孩都愛吃!
有一回帶老爸來用餐,請他吃烤地瓜,老爸看到地瓜又講起他的老故事………….
小時候家裡窮,家裡每天只有地瓜簽……………….所以看到地瓜就會怕!
老爸,您到底要不要吃啊?不吃,我們吃喔!
老爸勉為其難地剝開地瓜把它吃完,
我又窘他:「老爸不是不吃地瓜嗎?」
老爸笑嘻嘻的說:「吼,現在地瓜一斤比米還貴ㄟ!」
嗯,三條線!
這裡還要推薦的是炒水蓮菜還有炒珠蔥!
媽咪還特地去市場找,
可是這麼多年以來,媽咪還是炒不出像『甕仔雞』餐廳的美味,
只好時常來這裡『複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