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和對岸,甚至連全世界的美食都集合在大台北,
台北人真是有福氣啊,
但是,小時候嚐過的美味總會隔一陣子湧上心頭,
回家鄉後還能回味小時候的美味,是幸福的,
也是幸運的,因為美味小吃還繼續營業著,因為美味小吃味道沒有隨著時代改變而改味!
為了參加Eric學校校慶運動會,
我們安排了三天二夜行程,
順便帶老人家去幫孫子加油,
也順便光臨湖口聖心幼稚園正對面這家『大胖麵店』(大胖的台語~大箍)!
~唉鴨,這家麵店從小吃到大,卻一直忘記問老闆店名叫啥,
在湖口地區,只要提及『大胖麵店』真是無人不曉啊!
小時候,
達生路是一條大排水溝,
接近中山路這一端上頭有一排約10間木造房子,
從中山路算起,『大胖麵店』是第2間,我們家住第6間,
那時候,『大胖麵店』是正港大胖,第一代掌門人,
他兒子~小胖,還在地上打滾吸奶嘴!
好吃的黃色油麵是我幼稚園同學的客廳製麵廠供應的,
我們偶爾才會去『大胖麵店』吃麵,
因為老媽說那裡一碗麵太貴了,
比較經常買同學的油麵,用二號赤砂攪拌攪拌後呼籠一餐,
只有老爸下班在家的時候才有機會去麵店解饞,
和弟弟、妹妹公家呷一碗!
上了小學之後,我終於有機會晉身一人一碗米粉(或麵)的機會了,
但是,那也得逮到老爸下班前突然下大雨的難得機會,
因為老媽對老爸很貼心,
她會叫我穿雨衣帶雨傘去火車站等老爸出火車站後不要被雨淋濕了,
那個年代的火車當然不準時啊,
不管如何,總會等到老爸走出剪票口,
雖然那個年代家裡沒有電話,手機還沒發明,
忠厚的老爸,還不曾放我鴿子,
老爸也沒傻傻的溜去別的地方鬼混、把妹!
一晃眼,
店家也因大排水溝整治拆除,搬到現址繼續營業,
當年在地板爬啊滾的小胖早已經接棒當掌門人,
老大胖擁有的傳統客家美食手藝十足傳授給小胖,
依然維繫住小時候的古早味!
吃客家麵食,當然得配客家特色小吃,
這家麵店的炒薑絲大腸、炒韮菜鵝血、豬頭皮鐵讚,
我必點的當然是豬頭骨肉!
豬頭骨肉是啥,
那幾塊好吃的小肉片可費功夫了,
小時候,老媽知道老爸愛吃頭骨肉,
可是麵店的頭骨肉貴酸酸,
市場肉攤賣的豬頭,一大顆超便宜,
於是老媽有一天索性買一顆豬頭回家自己搞,
我剛好小學放學回家,看到那顆毛沒刮乾淨的豬腦袋當場傻眼!
老媽叫我幫忙用大灶頭燒柴火煮開水,
燙豬腦袋,刮毛,用夾子夾豬毛,
然後趁熱剁開豬頭,挖頭骨肉,
老媽一邊剝肉一邊喊燙,
這個時候鐵定得開溜的,
免得被她掃到颱風尾!
這顆不是爆漿魚丸,也不是黑心丸子,是豬ㄟ目珠!
點頭骨肉,我一定會吩咐胖老闆幫我摻一些豬眼睛、豬牙齦肉,
不是豬眼睛、豬牙齦肉特別好吃,
是因為我從小眼睛和牙齒都很爛,
老人家說以形補形,
沒看過豬帶眼鏡、帶牙套是吧,
總希望多吃幾顆豬眼睛、豬牙齦能有所幫助,
看能不能像豬一樣牙好眼明!
年輕老闆娘和老闆正忙著,沒空鳥我,
問老闆:「妳媽勒?」
老闆:「在家看電視!」
喔,老人家都退休了!
看見老闆親自在剝頭骨肉,
他忍著滾燙,得趁熱才能將頭骨肉剝離下來,
為了滿足我們饞嘴之客,
辛苦了,小胖老闆!